8 香港青年協會 讚好校園





 







文章:聰@HKFYG│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王思深老師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

《序言》

走進王思深老師的班房,您最常看到和聽到的,總是一個個笑容掛臉孩子樂此不疲的歡笑聲。

在校方的支持下,自2001年起,他構思將魔術元素結合恆常教學內,簡單的魔術道具經過悉心改良後,原來是可以跟課本這樣「匹配」。一節課堂,猶如一次精采舞台演出,它神奇「變」出了同學的求知慾,也同時「變」出了彌足珍貴的教育新啟迪。

「我堅持魔術教學多年,其實最大心願並不是要學生學懂魔術,因為我教導的不只是魔術表演,而是智慧與技術。介紹的不單是魔術道具,而是構思和原理。我覺得自己的使命是:提高學生的觀察技能、養成隨時思考、不停創新及與身邊人作互動,讓魔術思維變成一種讀書方式及生活方式。 」

「台下十年功」,最精采的教育豈止在台上?相信自己的眼光,再恪守堅持,這才更值得你的掌聲。


※圖上:得到「香港教師夢想基金」的支持,王SIR去年10月把自己的魔術教學思維點子輯錄成書,無私地傳達給全港老師,希望同業能作參考,活用魔術元素在教學上,明白到當中的價值。

《內文》

王SIR感恩說,近二十載的教學生涯,由協和小學走到英華小學,再到現在的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每當重遇舊學生,大部份仍會稱呼他作「魔術老師」,依然記得他曾用魔術做過各類型的有趣教學。「魔術」,一般人會認為是一種既神秘且難以理解的神奇事物,但在王SIR心目中,「魔術」並非曲高和寡的技術,只是代表自己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知識或小道具而已,在任何角度去看,「魔術」都是非常「親民」。

「在校園,魔術,是一種教育工具。」

「你拿著一個電筒回到古代,你一定是一位魔術師,別人會認為你有魔法可以製造光,但放在現代呢?這只是平常事。你要教好一節課堂,可以有很多種方法,魔術只是其中一種工具,你可以用魔術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投入更歡樂,這就是演出效果。合上雙眼回憶兒時的課堂,有什麼內容讓你記憶猶新?我肯定你沒有印象。」   」

當然,王SIR這番話不是魔術,但卻「變」出了我的同感,並深深打進了我的心坎處。那些年的求學歲月,教學都是偏向一式一樣和傳統,老師依書直讀,我們學生則強記死背。坦白說,情況就如王SIR所說,大家情願記下校園每一角,那怕是一花一草,也不願記下從前的課本內容。「我現在做的事,是希望能為學習帶來一些色彩!一些輕微的變化。魔術是高智慧的結晶品,我們從前常說常識及數學科要有『高階思維』,理念是很好,但結果卻流於操作,最後仍維持著『操卷』的局面。」

鼓勵同學親身參與魔術教學製作

2011年,王SIR入職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到翌年嘗試以魔術進行數學教學,在沒有先例可循下,或屬稍稍冒險之舉,但冒險卻並不代表沒有嘗試的價值。王SIR在教授一年級學生單、雙數時,會讓同學各自親身製作一本「數學魔術書」,而當中教學的重點,不在魔術書美觀與否,而是製作過程中令同學們認識及能辨別單數與雙數。對數字留下深刻印象。「這本魔術書在坊間都很常見,打開一本空白的書,每張都是空白的!合起來輕輕一吹,再打開每張都變成黑白卡通人物。再一變,每張都是彩色的卡通人物!我將它改良,打開一本空白的書,每張都是空白的!合起來輕輕一吹,再打開每張都變成單數『1、3、5、7、9』。再一變,每張變成雙數『2、4、6、8、10』。如果你純粹將單雙數原理寫在黑板上,又或是用傳統砌數粒的方法,學生多數只能強記背誦、或可能下課後便忘記了。現在以魔術書手法教授單雙數,他們親自製作,同時亦親自吸收有關數學知識,肯定比原本方法更有效。」



※圖上:王SIR帶領李苑怡同學,以魔術表演形式參加仁愛堂「家愛互傳」全港小學生才藝比賽暨「童心獻愛心」星光舞台劇比賽,奪得「最佳創意獎」及成為優勝者,得到「童心獻愛心」星光舞台劇的演出機會。

不提倡「清一色」魔術教學

王SIR補充,理論上任何科目都能配合到魔術元素,但所謂「英雄見慣亦常人」,現實上為了保留魔術的新鮮感及學生學習動力,擔任校內課程主任的他,暫時並未有將全校科目變成魔術教學的構思。「全部科目也用魔術形式去教授,反而會失去魔術本身的特色,學生亦會覺得膩悶。現在很多時候是自己靈光一閃,有時在家複習了一個簡單魔術,認為可以放在教學上,便會開始改良當中的元素。有些特定主題的台上表演,同時包含教育元素的魔術演出是最花時間,因為這相等於是一個舞台劇,你既要教授學生魔術,亦要顧兼他們台上的表演,同時又要有效帶出當中的教學意念,代表你要擔任『劇本創作、招募學生、排練時間、道具及服裝,甚至佈景製作、音響與燈光的設計等也要包辦。」



※影片: 魔術德育早會



※影片: 教師魔術工作坊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

由98年擔任老師開始,王SIR將一身由樓上咖啡店學回來的魔術技藝慢慢帶到學校,由最初純粹用作午息時間逗同學歡樂的小玩意小禮物,變成例行早會配合德育主題的學生魔術演出,到發展出學校魔術義工團及課外活動組,最後更成為恆常教學的重要元素。他認為一條成功的教學路,一是引起學生興趣(學習動機),二是讓他們對知識的印象深刻(學習效率),而經過多年的親身教學經歷驗證下,證明以魔術融入教學,是完全可以作出有效配合,並達到這兩項目標。

「每個魔術教學,目的就是做到『細心觀察』、『大膽推論』、『動手實驗』、『綜合論斷』,有邏輯地弄清因果底蘊。我希望同學看到一個有趣的魔術後,樂於去思考箇中的秘密,就算最終沒答案,你也可設定各種的可能性。同時,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以魔術為例,學一個魔術,你要進一步思考,加上新元素或合併個魔術,讓它變成新的魔術,甚至自己個人風格的魔術。我們將同樣理論放在教學上(特別是S.T.E.M.及科探),其實亦是一樣道理。」




相關資料:

※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網站

※ 「香港教師夢想基金」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