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香港青年協會 讚好校園





 







文章:聰@HKFYG│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Small is Beautiful。聖公會聖馬太小學

《序言》

在莫培超校長及梅筱霞副校長的帶領下,我邊踱步邊了解這所校園的一事一物,擁有141年歷史的聖公會聖馬太小學(馬太),是本港中西區著名的男女子資助學校,但在榮耀背後,它卻默默背負著教學軟硬件資源嚴重不足的困局,除了校舍窘迫得只有400平方米外,基本如圖書館及音樂室等功能房間亦一一欠奉,同工於狹小的教員室甚至要背靠背而坐,無論在任何角度去看,這裡都是一個讓師生感到氣餒的教育環境。

但在無奈的同時,不妨佇立再看一刻,你自會感受到一種久違了的「香港精神」。沒有寬敞的校舍嗎?同學們會懂得互相遷就,在小小的活動區內談天學習;教室員沒空間工作?老師會靈活地在走廊的長桌子上批改功課;欠缺理想的教學配套又如何?不怕﹗我們「社區之內皆兄弟」,區內善心教友一呼百應,義務擔任孩子們的小導師,教授同學學習中英語文。

「要享受校園,其實與地方面積無關。這裡的學習元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師的教學愛心、或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的真切互動,這些快樂才是最難得的。」

香港由小漁村走到國際大都,靠的還不是香港人背後那股獅子山下不屈精神?城巿好,校園亦好,應當不忘初衷,最重要的始終是人。如莫校長所說,各有前因莫羨人,與其終日抱怨,還不如在這小小校園內,做好當刻的自己。

《內文》

今個學年,馬太推行的教學重點關注事項是「培養感恩之心,愛己及人」,我遊走了校園一遍,留意到學校四周的佈置環境,無論在課室、走廊還是梯間,除了用大型海報標示相關的關注事項外,亦展出了不少學生優秀手工藝作品,藉以表揚他們的成就,而且布置設計用色上看得出是特意傾向色彩斑斕。莫校長笑言,馬太沒有「五星級」的校舍,故此在狹小的校園讓同學享受學習生活的每一刻,是他重中之重強調的管理方針,所謂見微知著,打造快樂校園,便要從細節上做起。

快樂校園,由細節做起

「細微地方如學校布置用色,我認為也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學習情緒,本學年我們在班內推行『WE正向動力計劃』,透過老師班風的營造,讓同學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認同、被重視,同儕間可以做到互相欣賞。」

回望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生涯裡,莫校長與小校特別投緣,有關工作經歷讓他明白到小校面對的景況及真實需要。1989年於師範畢業後,莫校長第一份教師工作是在一所「火柴盒小學校」開始,到了2014至2015學年,他履新成為馬太新任校長,矢志堅定地接受比過往更嚴峻的教育挑戰。

教學團隊牢不可破的凝聚力

「我是一個基督徒,《聖經》裡提及『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雖然這裡地方小,但我認為神差遣我到這校,是希望我對不同的教學環境可以了解多些,有多些歷練,能令自己有所成長。說實話,我當初到這裡工作,心情是享受的,聖馬太教學團隊的凝聚力其實是很強,大家都知道這裡地方小,但沒有因為環境不好而放棄小朋友,我看到是大家都很努力在自己崗位上工作。這裡是一個關愛的空間,大家都享受這裡的校園生活。」

馬太的校園環境

與坊間「千禧學校」動輒面積4000至7000平方米相比,馬太屬「低於標準校舍」,其面積僅400平方米,同時欠缺籃球場、圖書館、操場、音樂室、視藝室及常識室等功能房間。平日上體育課,師生要步行約十分鐘到附近文娛中心或球場進行,每次亦要加派人手陪同學生上課以確保安全;另外,由於沒有圖書館及音樂室,校方需為每班額外添置小型圖書櫃及電子琴以供授課。換句話說,12班制的馬太,與其他資助小學般得到政府一樣的資源去運作,但因為校舍面積所限制,在財政運用及人力上要付出的其實是更多。

事實上,搬遷校舍一直是馬太上下師生們的心願,莫校長補充,早於十多年前開始已付諸行動向教育局爭取過,但由於區內地域設計的原因而最終未能成事。「若你問我馬太面對最棘手的問題,我想也不用想,肯定就是校舍空間不足。你看看我們校舍的情況,在今日香港富裕的大環境下,其實是不應該看到的。學生應該得到更完善的教學硬件配套,但我們的小朋友卻享受不到。」

將「學校」由「名詞」變成「形容詞」

遇有困難,有人或會萎靡不振,感到意志消沉,但有心的教育工作者,卻不會糾結在不能改變的事實當中,他們不會停下來,反而到處尋找契機,為孩童謀求最快樂的校園生活。在莫校長的管理下,馬太校園教師們擅於將「學校」由「名詞」變成「形容詞」,強調「學校」不是一個現實環境,而「學習」亦不必限制在一個地方,校方希望能灌輸給學生一個概念,就是知識是無盡,學習地方也應該是無盡,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發生。

「為照顧有需要的同學,特別是雙職父母家庭,我們開辦了不同年級的輔導班,由老師自己及校外人士在課前或課後支援同學的學習和功課輔導。當然,老師本身的工作量已經很大,我會積極向外尋找教學資源,例如是邀請長者學苑的長者到校教授同學手工藝術;或邀請聖約翰座堂的教友到校教授同學英語。我們學校,就是明白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地區上所有對學生有用的資源都不會錯過,希望可以把馬太『豐富』起來。」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教育亦不例外。莫校長認為,面對眼前當下不足,作為盡責的教育工作者,應事事以培育下一代為最重要的事情,無論有多困難都要克服,這正正就是「教育」,讓下一代從師長身上學會凡事是要努力爭取,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教員室地方小,老師幾乎要背靠背而坐,跟別的大校根本無法比擬,我覺得同工有微言是正常,但我很感恩,自己在馬太工作了三年,老師的流失率幾乎是零,有些老師甚至工作了三、四十年直至榮休,為什麼呢?能留下他們的,其實是『關愛教育』,今日老師付出的辛勞,明日學生成就就是最好的回報,從中得到的快樂是比金錢更為重要。」


Small is really Beautiful

莫校長感概道,現代人普世價值,大都是崇尚追求華麗的東西,年少時的他亦不例外,但在不同的小校工作過後,頓然領悟到人的快樂,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相處。在馬太校園,它有著一種把師生家長們凝聚的能耐,在校的幼小同學天真瀾漫,樂於要把食物與別人分享;高年級的同學雖有華語及非華語同學,但他們在小息時會融洽地談天玩耍;家長工作繁忙,雙職身份比比皆是,但總不會忘記抽空到學校擔當故事姨姨;有些校友畢業多年,每年更為在校師弟妹舉辦大型活動,或設菜餚飯局聚舊一番,聯繫友誼。

「馬太上下都很重視和珍惜彼此的關係,這是我們獨特的財富,已經維持了一百四十多年。狹小的空間讓人見面的機會多了,無形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彼此的距離。簡單如一位老師病倒,就是因為學校小,有關消息會傳得很快,不消片刻同學們窩心問候和祝福便會送到病榻中老師的跟前。」




相關資料: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