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英語音樂劇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序言》

現場管弦樂徐徐奏起,在溢彩閃耀舞台上,穿上華麗古典美服的同學們正以流利英語演繹著經典童話故事。創校僅短短十三年的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HLC),於2015年起集結「英語」、「話劇」及「音樂」三大教育元素,致力發展大型英語音樂劇,參與學生透過項目除了可以「跳出」班房得到更深層的英文「聽、講、寫」學習外,更重要是如劇中的角色般,在過程中明白所屬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人生發展志向。

「透過演出,除了英語學習,希望同學找到一個理想的成長地方,明白自己未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當一個明日的領袖。」

成就劇目,便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HLC每一齣作品,誠如連鎮邦校長所說,我們為台上演出而拍掌的同時,也應不忘為其台下誕生「過程」而感到鼓舞,因它代表著孩子們的成長,其實台上台下,同樣精彩。


《內文》

HLC2013年誕生了新界西第一個七科「五星星」狀元後,坊間對該校的學術正面評價一直穩步上揚。以公開試為例,該校學生在DSE考獲的成績持續理想,當中尤以英文科特別優秀,除了增埴率維持在全港首5%外,過去三年英文科取得五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超過兩成;取得四級或以上則有六成多,而在剛過去的一屆更有85%畢業生通過大學聯招獲得取錄學額。


六大目標

事實上,HLC本身具備一套完整校本課程目標綱領,會以六大目標(兩文三語能力、創造力、終生學習者、豐盛人生、人與人的協作、成為明日領袖)去栽培學生,而要達到以上目的,除了恆常的課堂教授外,校方亦悉心透過多元化的創意途徑去提升學生有關能力,而英語音樂劇就是該校其中一個重點發展平台。




繼創校十周年紀念劇目The Sound of Music》後,去年HLC剛出演了第二個大型劇作《Cinderella》,該劇台前幕後參與的師生人數接近150人,同時亦是校方首次嘗試把校內話劇團、合唱團、管弦樂團及舞蹈團等集結作跨團體的一次演出。擔任監製一職、莫一帆副校長表示,作品由去年一月份開始籌劃,動用了約二十個星期去製作,而為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到了中期階段,校方特別設立Student Director一崗位,有關同學會與老師們一起商議如劇本對白修改以及幕後各運作等細節。

「我們創校第一年已成立英語話劇學會,而製作大型英語音樂劇就是由近年開始。過往我們藝術演出團隊通常只會單一作表演,由於今次英語音樂劇演出涉及校內不同部門協作,而過往大家從未試過以同樣形式去進行,當中的難度就是要令接近150位參與師生都有信心去做到。」


專業級製作。一絲不苟

以為是校園作品便看輕當中的專業性,HLC英語音樂劇會招募外界現職舞台劇導師作協助及指導,無論「台、燈、聲、佈置」及演出都力求完美,與坊間專業劇團體演出差別不大。副監製及英語戲劇社負責人、該校李春娜老師表示,大規模演出對參與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導師們帶來的相關舞台知識是遠超於學校層面,但正因如此,學生無論在英語學習甚至其他個人價值增長上都會有意料之外成長,這是純粹在課堂教授上較難體會到的。「整個籌備過程期間,無論台下綵排或幕後製作,還是台上正式共同演出,師生都要以英語溝通,對話內容是很真實及生活性的,這跟在課室對著家課紙、面對特定內容去學英文是有很大分別的。」






融入校園生活的英語學習

李老師補充,HLC學生英文成績優秀,是因為英語已無意間滲透了校園生活和不同活動當中,而所謂「有效學習」,她認同應該是像這樣般生活化的。「在英國,學生也要在課堂讀莎士比亞的名著,但若果你是把有關名著『演』出來,這跟你純粹死讀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你已用腦思考消化。Drama你可以說是『玩』,但這是『認真地玩』,人開心,自然樂意接觸不同的事物,從而去增值自己。」


HLC話劇團剛在二月份完成Drama Festival演出,現階段正蘊釀製作一個規模不比去年《Cinderella》劇目遜色的新作,莫副校表示,校內音樂組早前已撥調資源為學生開辦額外音樂短期課程,教授他們音樂曲詞創作,然後再用於劇目作品內。長遠來說,該校希望演出劇團未來會以原創方向去進行,為有不同藝術才華的學生奠下良好發展基礎。

最好的「演出」。跳出「框框」

「現在香港STEM教育大熱,不少學校一提到『創意』,便會一窩蜂去製作機械人,但其實『創意』可以在很多其他教育項目中呈現出來。 有些同學參與劇團活動多年,一開始可能不夠自信只做幕後的工作,但慢慢你會看到他嘗試突破自己界限走到幕前,我們有幾位中五生,就是這樣由幕後跳到幕前演出,或做一些領導及其他藝術崗位,更獲得不錯的評價表現。這種成長、對自己有要求,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我認為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演出。」


 



相關連結:

※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