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心弦。有共鳴。高松傑

《序言》

在人生上半場,高松傑(Jacky)的人生路實在走得跌跌盪盪,從小於單親家庭下長大的他無心向學,終日流連遊戲機中心,被街坊譏諷為「街童」;後來會考零分早早投身社會,又受朋輩同事影響染上了賭博惡習,「高峰」時期,他曾辭職當「全職賭徒」,並債台高築近五、六十萬。

賭博令Jacky失去了親情,在親友眼中,他是一無是處的賭徒;在愛妻心裡,他是不能依靠終老的丈夫。一碗餐肉煎蛋飯,一張離家紙條,妻兒離他遠去。孑然一身,他窮得只剩下債務,亦失去了生存的鬥志,打算走到天台一躍而下,了結餘生。

「了結自己前一秒,聽到鄰居播放著張國榮先生《為你鍾情》這一曲,不知何解觸動了自己,明白一切都是因果,是因為貪念令自己做錯了。這時我想起自己的媽媽,她獨力撫養我和弟弟,若我跳下來,便辜負了她十多年來養育之恩。」

放下執念,拾回求生的慾望,Jacky努力追尋昔日失去的人與事。他戒除賭癮,參與義工服務,同時也不再投機取巧,選擇踏實工作進修增值。2010年,他加入表哥張志仁先生所創辦的「音樂堂」,推廣色士風音樂,並積極推行各類音樂慈善項目;2015年,二人成立「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免費資助基層學生學習音樂,學員學滿出師後,會到社區作義演,展示音樂傳承、回饋社會的精神。

「現在無論順境逆境,總會聽《為你鍾情》這首歌,當作是一個警惕,反思每件事自己的處理手法,力求再進一步,希望為這個社會貢獻多一點。」

音樂讓自己找到心弦共鳴,明白未來應走一條怎樣的路。Jacky這篇人生下半場樂章,不求雷動掌聲,但求同行知心友。



※圖上: 訪問中,Jacky經常提到的人生伯樂、「音樂堂」創辦人張志仁先生(張Sir) (左) ,大家並肩作戰多年。

《內文》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成立初期,義教課堂主要以色士風樂器為主,首年開辦了五班,義教了三十位同學;到第二年,Jacky與張Sir掌握了運作模式,新增了其他樂器免費課堂,包括結他及歌唱班等,學生人數增至一百位,直至現在,受惠累積總數約有三百五十人。

「現在受惠人數是三百五十人,但我們不會滿足於現狀。我和張Sir當初成立『基金會』的原意,是希望在香港每區都有我們的義工隊及義教服務,藉以建立一種互助文化。現在,我們製作了一個名為『義教及活動管理易』手機app,希望招募多些音樂導師,去實行這個義教行動。」

一視同仁的教學

Jacky補充,早於2011年,「音樂堂」已開始小規模義教,由張Sir教授的色士風十人班裡,當中會有兩個義教名額,無論收費還是免費,學員所接受的教導都是一樣,強調一視同仁。「我們認識的坊間音樂導師,他們大多希望能用音樂去服務社會,但卻不知道有何渠道,於是我們集結了這些音樂同道,由他們擔任義務導師,免費教授基層學生音樂,無論任何樂器種類,『音樂堂』都無任歡迎,最後成效顯著,我和張Sir都感到鼓舞。2015年,我們決定正式成立基金會,令大家可以實現回饋社會願望。」

沒有龐大的宣傳,純粹依靠有心同路人支持,「基金會」發展初期遇過斷斷續續的困難,甚至會有音樂「行家」認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面對坊間的冷嘲熱諷聲音,「音樂堂」採用「做人低調,做事高調」的原則,不會與這些反對者爭辯,而是繼續做好自己本份,辦好基金會。

「我和張Sir小時候都因為家窮而無法負擔音樂學費,而事實這類因為經濟困難而被埋沒音樂天份的小朋友大有人在。成立基金會,某程度上就是彌補這種遺憾,盡量希望小朋友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對義教學員的要求

「基金會」為基層學生推行的免費音樂訓練,以色士風課堂為例,會提供樂器予每位學員,而訓練節數有十節,內容包括學習吹嘴、發聲、基礎樂理按鍵,以及演繹簡單樂章,例如《生日歌》、《世界真細小》等。

同場的張Sir表示,作為音樂老師,會有自己的要求和要遵守的規則,不會因為是義教性質便敷衍去教。「例如色士風義教班的教授方法,會有Level 1至3的階段,Level 1要求學員要懂得奏出十二個音階,到Level 2便要奏出某些簡單樂曲,最後Level 3 會是較複雜的樂曲及合奏表演。」

「權利」和「義務」

從《為你鍾情》的啟示,到跟隨張Sir學習色士風得到的領悟,再至投身「音樂堂」工作的經歷,讓Jacky體驗到音樂的威力,他深信只要有適當的「學習」及「實踐」,是可以完全改變到一個人,故此,「基金會」免費音樂訓練計劃包含了「權利」和「義務」兩個主要元素,當受惠學員「學師」完畢後,會參與社區演出,以作回饋社會。

「接近90%的義演都會由我親自帶隊,去年我們三十多位學員參與了兒童發展配對基金(CDMF)籌劃的『聖誕頌歌節』,我們到九龍區商場作義演。表演時,我看到圍觀巿民及商場客戶對小朋友表示稱讚,有些甚至捐款給我們基金會以示支持,令我十分感動。其實義演可以令受惠小朋友友明白到『責任』及『回饋』的重要,每次演出,小朋友的父母都會在場,他們是見證著自己子女透過音樂得到成長改變。」

傳承愛心。助己助人

所謂「施恩莫望報」,Jacky說當受惠的小朋友學有所成後,毋需感謝「音樂堂」,只希望學生們能把自己學到的音樂技能加以發揮,然後透過演出服務社會,或是傳承給其他有興趣學習的青年人。「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現在有畢業學員組成色士風團隊,閒時會教導朋輩,歸根究底,就是期望小朋友培養出助人之心,日後看到別人有困難,只要自己能力所及,都會施出援手。若人人也擁有這種價值觀,社會便會變得更和諧。」

「基金會」受惠學生人數每年逐步上升,談到未來發展,Jacky與張Sir均希望「跳出香港」,把香港人的音樂愛心傳達到世界各地。去年越南風災,他們跟坊間機構合作,舉辦募捐大行動,鼓勵家長們捐出有用文具及音樂物資,然後再透過「音樂堂」運送到越南災區,結果共有三百名越南兒童受惠。「除了越南,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下,我們認為內地都有需要作出支援。對香港的義教導師來說,到內地山區義教亦是一個寶貴的體驗,他們可看到那裡兒童的艱苦,繼而反思自己的生活。」



後記:「對我講一聲,終於肯接受。」

「我永遠記那天回家,在飯煲內看到一碗餐肉煎蛋飯,飯旁有一張妻子寫給自己的紙條,寫著:『我不會讓兒子在這種家庭下長大,我決定帶著兒子離開你,我們不能陪伴你走餘下的路。』」

樂曲走進不同人的身上,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正是音樂的奇妙威力。明明那麼柔情蜜意的《為你鍾情》,放在Jacky的故事裡,卻是令人振奮人心。

「我的兒子很懂事,會關心我的近況,現在更經常把我辦的活動及傳媒訪問在社交平台分享給朋友;與前妻的關係就是朋友相處,會一起討論兒子的事,始終是昔日大人的錯,不應影響到小朋友成長。」

從「此際心弦,有共鳴」到「對我講一聲,終於肯接受」,這個長達十年的樂章,所追求的就是一個「接受」,當中包含了血汗淚水與堅持忍耐。

Jacky的故事告訴大家,失去的或許已失去,但將來得到的可能會更多,這視乎個人心態。

我們共勉之。






相關連結:

※ 「音樂堂」Facebook專頁

※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Facebook專頁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