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方向。STEMic

近年教育界大力鼓動「STEM風潮」,它包含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大領域,鼓勵學生融會科創各類知識,然而,在推行初期,由於有關教學理念新簇並沒先例可循,加上先行機構不斷推崇機械人製作,讓大眾錯覺認為機械人研究就是STEM教育的唯一,部份學生也為了獎項而獨沽一味鑽研高成本機械人,違背了STEM教育本身的原意。

為孩子尋找最好的教育,一直是一眾有心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香港國際文藝交流協會主席、「共享學習天地」理事長吳家儀女士於2018年5月正式推行STEMic教學,它屬一套學習新知識的綜合統整方法,能在同一個課程裡面,讓學生學習多種知識與技能,並建立正確的求知態度。

綜合統整教學方法

「STEMic」,在「STEM」字後加入「ic」兩個字母,簡單來說,就是用STEM式教學元素,融會到其他科目,包括日常學術或藝術科目,從而令學生鑽研創科項目時,同時亦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其他學科。吳女士以教授歷史科作例子,在導師的帶領下,會鼓勵小朋友去製作歷史劇集及片段,然後再用VR方法去呈現出來。

「為期五堂的課堂中,導師會先教授同學簡單的VR製作技術,讓他們自由去製作某個挑選好的歷史著名人物,然後再以VR360度全景技術去呈現,就好像是一套戲劇,例如從故事中去多角度感受乾隆皇是一個怎樣的人。過程中,其實不止是歷史知識,同學同時亦能吸收該科學領域的知識。」

更有效率使用教學時間

吳女士指出,表面上看,STEMic比起傳統教學好像需花更多時間去教授一種知識,但實情是學生所汲取到的知識卻不止一種。「在語文科,我們教學生用3D打印去製作自己心愛的公仔,同學要仔細看說明書,細心聆聽導師講解,之後要他們自行寫出製作程式,到製作完成後,要向其他同學簡報製作的過程,有關方法我們會配合讀、寫、聽、說方式去達到。五堂過後,他們不單學會語文科的讀、寫、聽、說,更得到3D製作技術的知識。導師教學的總計時間其實是用得更少。」

比起單純教授某一個科目,導師以STEMic元素配合去教,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吳女士表示,過往家長對STEM不熟悉,為了保障自己小朋友的學業成績,大部份會要求教師採用傳統的教學手法。「我們於是會採用STEMic免費試學,告訴家長STEMic能在短時間內對子女學習產生正面改變,包括學習動機及尋求新知識意慾的提升。從這半年的推展工作可以看到,大部份家長是認同STEMic的教學功效。」

吳女士補充,過往以傳統教學方式去授文科或藝術課,以八堂一個大綱為例,首三堂過後,學生的學習動力便會慢慢下降,原因是覺得學習方式單調且變化不大。「當我用STEMic教學法,我一樣跟從教育局課程大綱去教,但到某些堂數我會以STEM方法與學生作互動。結果是,你會明顯看到學生主動性增加,他們會問八堂課後,會否有後續課堂,他們會主動去追尋知識。」

「STEM! 全部都是STEM!」

「共享學習天地」推行STEMic教學至今約半年,現階段會有本港中、小學以課後活動形式進行,該機構計劃來年將項目擴展至本港五大區,形式包括STEMic義教等服務。吳女士相信,,要有效推廣STEMic,先決條件就是全城明白STEM的價值,願意齊心發展好STEM教育,做到「全城皆STEM」。「例如對家長,可以是Science式料理,用STEM原理去製作料理;小朋友呢,就是剛我說過的歷史課教授方法;至於日常生活呢?可試試用檸檬發電。當每個家庭都知道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原來STEMic就是未來世界需要用的東西。」

※圖上:「共享學習天地」獲不少城中名紳支持,並擔任顧問團隊。名單連結:http://www.hkieaca.org.hk/page6391

 

 




相關連結:

※ 香港國際文藝交流協會、「共享學習天地」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