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文章:聰@HKFYG │拍攝:莫梓俊

。張可頤

<序言>

二十年的演藝生涯,在絢麗多姿鎂光燈下,她演活過民族女俠士、人民公僕及商界女強人等眾口皆譽的戲劇人物,其角色裡敢愛敢恨與豪爽大度,透過她精湛自如的演技,深深震撼著電視屏幕前每位觀眾。

當我們仍在為這個「程寶珠」與那個「寶珠」的形神俱似、不懂如何分辨而津津樂道之際,獎項榮耀背後下的「程寶珠」卻原來嚐盡失意迷茫,事業高峰衍生來的名利為她帶來情緒壓力等糾結磨人的「副作用」問題,到了05年更同時患上了甲狀腺炎,疾病的反覆煎熬讓她徘徊數次死亡邊緣,結果無奈被迫暫別令人妒羡的演藝夢想國。

生命辛甜,或許如她所說,在於「選擇」與「自省」,慣演強悍角色的她仍存昔日傲骨,選擇抖擻精神慢慢站起,並決意涉足教育工作,透過自身解難的勵志經歷,歡愉地為兒童、青年及家長早早撒下正確抗逆良苗。

「人生中,我很感恩在自己還不是年紀老邁時,出現了這個人生危機(重病),它讓我領悟到,其實真正人生不應只追逐名利,在重新『洗一次牌』後,發現自己從前一直排列錯誤,原來結局是會令你崩潰的。病癒後,我慶幸沒有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我一樣有『飽飯食』和『有瓦遮頭』,但同時又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教育工作。」

需經歷生死才得到「洗牌」機會未免代價太大,但故事要說的,其實是人生豐足與否,在於「選擇」,快樂匙人人也有,問題是你自己願不願意掏袋子去找找看。

她是尊子創作坊創辦人,張可頤小姐(Maggie)。



※ Maggie 與另一創辦人Dora(左一)、手工藝導師Jan(右一)及三位學生合照

<內文>

走進尊子創作坊,與坊間一般教育中心相比,你會感受得到主人家獨具匠心營造不一樣教育氛圍的誠意。整個學習空間以大自然為主題,右邊是一幅大型手繪壯樹天空彩畫;左邊則擺放懸掛著學生與導師們同製的手工藝品,當中不少作品更以膠樽及棄置木材所製作,藉以宣揚保育文化;同時間,由於創作坊提倡小班教學法,同學不必肅穆「排排坐」聆聽課堂,而是可以愜意地坐在地塾上享受學習,到了高階課程,學生更可主動建議課程的主題,再由導師按可行性去配合。

這種崇尚自然、讓學生從生活化教學中得到領悟的教育法,未必是每個人心中學習的伊甸園,但或許會讓不少教育工作者反思教育的真義。事實上,創作坊的出現,與其創辦宗旨緊扣,也是在因緣際會下隨緣自然而生。

人生。就是不能預知

「人生路上不同的『點』,是會有不同的『事情』發生,會令你的思想改變,突然有一些事你會很希望去做……這些都是我童年時一直沒有想過的。我想帶出的訊息就是,很多時候大家做的事情,未必是預早計劃好的,是邊走邊去發展出來,尊子創作坊也是以這個形式誕生。」

疾病讓我反思生命意義

Maggie口中的「事情」,功力強如俠女呂四娘也著實招架不來。2005年,事業如日方中的Maggie,拍罷內地劇集《長恨歌》後,因長期工作勞碌弄致情緒大起伏,加上飼養16年愛犬病逝,多重壓力打擊下令她患上了甲狀腺炎,病情讓以樣貌標緻見稱的Maggie變得全身浮腫,更出現心跳、眼凸、手震及嚴重失眠等問題,結果被迫全面停工兩年作休養。

「在我大病後,我真的領悟了很多東西,會反思人生是否賺取許多許多金錢便代表快樂豐盛呢?從前我認為名利很重要,覺得人生就是不斷賺錢,要追求成就感,有名有利才叫成功,但原來事實未必如此。」



教育。把我「開竅」

就是戲如人生,自有天命。戲中失去內力武功的呂四娘得到雍正帝愛情的潤飾,現實中的Maggie,渡過兩年事業空白期,但病癒後卻覓得人生大徹大悟,深知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於是希望透過創作坊裡由她主理的情緒抗壓管理分享會及工作坊,以自身昔日經歷,教育外界正確面對困難壓力,並對情緒病建立認知。

「創作坊的出現,我覺得是上天給我『開竅』。我病癒後,有人致電我,邀請我義演一套有關正視情緒病的微電影,換著以前還是追逐名利的我,肯定要考慮,但那時自己有過類似經歷,感覺要出一點綿力去幫助這事。拍畢後,作品到內地參賽、我獲得了影后殊榮,同時得到歐洲某大型情緒病藥藥廠賞識,邀請我做他們的大使。這些事情,其實百分百沒有預計到,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只要自己時間及能力負擔到,能幫的便一定要幫。」

因自身患病經歷,Maggie開始了解情緒病成因及治療等領域,加上成為了情緒病藥藥廠大使後,她得到藥廠負責人悉心栽培,從專家 (醫生、教授及藥劑師)裡學習到各類情緒病知識。

「每周要上兩次課,由資深教授及情緒科醫生等專家任教,範疇會有對情緒病藥物的認識,要了解它們的成份、副作用,以及配合使用的效用;又或是新式與舊式藥物的好壞比較,這些我都要有了解,以前我修讀理科,有關情緒管理知識很快上手,連教授也稱讚我學習得快﹗我學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會經常與朋友分享,才發覺身邊不少朋友都受情緒病的困擾,但不敢告訴別人,這讓我很震驚。」



了解「情緒」,從少孩做起

Maggie感慨對於情緒病的認知,現時香港人還是比歐美遠遠落後,社區上有很多人是承受著這個病,只是因認知不足而不察覺。另外她亦強調情緒管理絕對不是成年人才需要面對的事,應該在青年甚至兒時已對這方面有充足的認知。

「回想自己小時候,其實父母不會懂得教導我們面對情緒,我們上一代沒有教,我不想下一代也是這樣。若兒童小時候已有人教導什麼是『AQ』、『EQ』,會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會碰少許多『釘』,少走許多冤枉路,會令自己成長過程更快樂,這是我很想去做的事。」

對Maggie來說,父母在小朋友成長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父母在子女眼中,是一個百分百的「ROLE MODEL」,父母做事及思考方式,是會直接灌輸在小朋友身上,若父母間經常吵架或作不當行為,是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故此,她於創作坊開辦的各類「心靈雞湯」活動,均鼓勵學生與他們的父母一同出席,

「有些父母會說當子女是朋友看待,但子女卻並非這樣想。父母可以首先從小朋友的角色世界去看每件事情,用『同理心』去處理,之後再陪伴小朋友共同渡過及面對成長困難,鼓勵子女喜怒哀樂都跟自己分享。要經營一個好關係是雙向,子女願意踏出一步,但家長卻拒絕,好的關係絕不會有。」

教育。要由「心」出發

創作坊內那幅大型手繪壯樹天空彩畫,上面畫有「HEARTMADE」一字,大抵意思,我想就是大樹與育才一樣得來不易,人或植物也好,要枝繁葉茂健康成長,無論學術還是情緒管理上的知識,都必需以心從少栽培。Maggie謙說希望以自身微薄力量慢慢把情緒處理知識向外傳遞,讓更多人有認知及願意公開討論,明白大腦其實就像人一樣,也會患「風寒感冒」,不要把情緒病看似絕症或傳染病般要敬而遠之。

「其實真的不敢說自己是在辦學,我一直只是單純想,在香港社會,尤其是基層家庭,未必能負擔到看情緒病專科的昂貴診症費。同時間,你看看四周,其實也不是有很多資源讓大家也知道『情緒病是什麼』,香港其實太欠缺這方面的認知,到最後發生慘劇,才說是受情緒病等困擾論說……,事情不應是這樣的,次序上倒轉了。」

後記:守護。心中的快樂匙

訪問Maggie那天,正值DSE文憑試放榜時段,從各大新聞報導中,我們看到一眾「五星星」狀元高舉勝利戰績的歡愉容顏,正替他們的努力堅毅而自豪之際,在同一教育制度下,亦存在不少失落在考場、為前路頓感迷茫的學子。

我問:「若DSE零分,怎麼辦?」

Maggie:「人是有選擇的,每一種情緒的發洩,都是可以選擇的。你可以哭得死去活來,但同時你換個位置去想,其實人生有很多『DSE』陸續會來,今次這個『小DSE』,是你年少時的第一個『DSE』,在第二個『DSE』來臨之前,你要有個人REVIEW,問自己是否還要繼續過往『DSE』犯過的錯誤呢?」

「選擇」與「自省」是重點,正正亦是現今多變年代最缺乏的價值,往後的「DSE」將會更嚴峻,因你不會知道試題內容是什麼,亦不會有「百搭天書」替你隨時解難。

香港人,請拿出勇氣,守護你們自己還可以選擇的「快樂」。




有關連結:

※ 尊子創作坊Facebook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