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文章:聰@HKFYG

憑著。我信有出路
羅啟康校長

《序言》

這所校園,在教育上踏盡了刺腳的彎路,它曾因主樓過於殘破而列為危樓,在被封校的六年間,師生們疲憊奔波於簡陋的臨時校舍內生活,說是「疲憊」,是因這裡經歷過長達半年校長「真空期」日子,加上它所照顧教導的同學,都是被部份世人所唾棄輕視的嚴重智障孩子,他們除了缺乏自理學習能力外,有些更會因疾病及身體機能衰退而猝然離世。

惡劣得不能再壞的情況,校園的失意倒運,卻絲毫沒有動搖一位「白武士」的救助決心,他放棄了本身高薪厚職的工作,於91年開始擔任這裡的校長,「白武士」身上無名劍駿馬,手持的卻是一股真摯關愛之心,踏實地與學校共渡榮辱。他與師生們重建著的,除了久違了的新校舍,還有就是校內被人看輕的孩子自信心。

「我的學生,將來不會在哈佛或劍橋等世界名校畢業,簡單如送我一張親撰的聖誕賀咭亦做不到。有人會認為這些小朋友太差,教導也是浪費時間,但我覺得真正的教育,不會因為你的能力或貧富而去決定,只要你用心去教,小孩一定會有成長,有時他們對我一個微笑,已讓我感覺窩心。」

教育,從來就不會是一條永遠平坦的路,有時候更會讓你咽泣難過,但只要你有春風化雨持恆真心,最後必會嘗到讓你笑顏逐開的好風景。

憑著愛,找到光明出路。他是靈實恩光學校,羅啟康校長。

《內文》

訪問期間,羅校長客串了友善的「導賞員」,為小記介紹了恩光學校各類幫助學生的軟硬件設施,除了慣常特殊學校具備的物理、職業及言語治療室外,最矚目的,就是學校主樓外的一個面積達15,000平方呎的「感官花園」,花園內設施以不同質感的物料做成,共分「遊戲區 (Play Zone)」、「運動區 (Exercise Zone)」及「探索區 (Discovery Zone) 」三個區域,由於它的用色設計上偏向鮮艷卡通,當一踏花園內,便好像走入一個奇幻繽紛的童話世界般,讓你有樂而忘返的感覺。



※ 圖左:靈實恩光學校「感官花園」,於2005年底建成
※ 圖右:羅校長介紹「感官花園」內各種設施

事實上,恩光學校校園設施備受坊間所表揚,早於06年英國皇家督學及澳洲評審員便曾到訪作實地參觀考察,並評定該校達至特殊學校配套設備的國際級水平,羅校長謙虛說,得到外國專家認同故然感到欣喜,但最重要的,就是多元化的校園軟硬件(感統室、聲音室、治療室及感官花園等)可以給予同學們一個有效的學習刺激。「我們的小朋友,就好像嬰兒,不會一開始便能有十多秒至數分鐘的專注力,最大的困難,就是要徹底了解每個小朋友,再因材施教。我常笑說自己是一個『山區校長』,因我校位處山區,所以我們必需充份利用這裡的環境,在設施上有種『自給自足』的能力,我們不排除會帶同學外出接觸社會,但儘管只留在校內學習,亦保證絕對足夠。」



※ 圖左:畢業典禮
※ 圖右:親子展能藝術日

一同擁抱教育

的確,從小記觀察所見,校內崇尚開放式教育,設施多元化且具彈性,不少房間更會因應學習主題而定時作出佈置上的改變,家長更可以出席孩子課堂,老師則同時以引導式教育教導家長,讓家長回家後,都能持續有效訓練他們的小朋友。

羅校長說,「學校」與「家長」是一種「互補」的關係,彼此關係良好,對同學的成長都會更好。「我不會拒家長於千里之外,他們不用經過一連串繁複申請,只要家長願意,我校會盡量安排他們進入課室,看著自己小朋友接受教育的內容、就學環境甚至是膳食照料。我知道,學校永遠不能代替他們父母的角色,學生到十八歲畢業離開校園後,照顧的工作便要交回給家長,所以我們以『Train the Trainer 』的方法教導家長,讓他們在心理以至實際技能上都有所基礎準備。」



※ 圖左:與義工外出吃早餐
※ 圖右:為學生舉行個人畫展

封校危機

參觀途中,與羅校長經過大大小小學習訓練房間,他都會跟每位陪伴孩子上課的家長互相善意問好,看著同學們在導師協助下,利用專業的教材歡愉學習的畫面,你實在很難想像,恩光學校廿多年前曾面對過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危機,在89年,它成為香港第一所因危樓問題而被封校的校園,當時師生們甚至要被迫遷徙到山腳下寶琳村的簡陋臨時校舍繼續上課。在羅校長眼裡,正正因為嘗試過「危樓」的滋味,所以加入恩光學校首要的工作使命,就是希望建立到一個安全舒適及愉快的學習環境給師生。

關鍵的「五分鐘」

「只能說冥冥中自有主宰,在學校遇到封校事件後,92年前港督衛奕信夫人巡視社區,偶然得知我校情況,主動要求探訪我們。與她對談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卻改變了學校的未來。我們學校情況此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後在當時衛生福利司黃錢其濂女士協調及香港賽馬會幫助下,95年正式完成學校重建工程。」



※ 圖左:學校時裝表演活動
※ 圖中:與學生慶祝生日

※ 圖右:校長,您好嗎?

分享經歷,共渡難關

就如羅校長所說,他深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同的巧合,最終成就了恩光學校的光耀重生,但同樣地,有些事情,無論人們如何努力,也並非能在控制能力之內,這就是「生死」。在校園堅守育才崗位24年的羅校長,每次面對因疾病或身體機能衰竭而離世的學生,都會與他們家長及同工們在急症室外佇立到最後,縱然生死自有命,但仍難免百感倍交集。「我也是人,會哭泣,會感到無能為力,但同時會盡力安慰學生老師及家人。我覺得生命有時很無奈,但同時間你會看到它有可愛的一面,你會感受到父母很愛惜自己的小孩。這些小朋友,或許被外界某部份人認為是不可愛,但亦有人(父母)仍會站在他們身旁,盡心真摯照料到他們最後一刻,令人感動。」

除了生命比常人脆弱,恩光學校內的同學,智力遠較常人低,身體及言語缺陷亦嚴重,他們多屬被外界所忽略的一群,儘管親近如其家人,在照料上偶爾也會有氣餒的情緒問題,這時羅校長便會充當一位「人生輔導員」,以自己患有「面譜症」小兒子積極自強的故事,與家長一同走過難關。

『這是「同理心」,我想常跟家長說明白他們的心情,因我小兒子患有罕有的「面譜症」,其活動能力及智力都較弱,甚至醫生起初說他永遠不能走路﹗但我對兒子有信心,於是從少訓練他學游泳,到中學再讓他嘗試划艇項目,現在他透過比賽拿了不少獎牌。我想說的是,獎項是其次,其實每個小朋友,你只要有耐性去發掘他們的專長興趣,再藉此建立他們的信心,他們一樣可以跟常人般一步一步成長。』



※ 圖左:乘風航活動
※ 圖右:
特殊奧運會

最美麗仍然是愛

歲月匆匆寒暑過,連同舊有機構工作,羅校長於特殊教育路上不經不覺已馳行了三十多年,校園最動盪的日子他嘗過,亦與師生家長們分享過不少相知相悟的感動片段。他寄語有志投身特殊教育界的青年人,對有缺陷的同學要有包容關愛的心,亦要對生死有感悟,這是一條多棘難走的教育路,但只要師生真誠以心相待,必有光明教育路。

「數年前我們有一位社工同事,向我提出要求請辭,原因是不忍看到每次學生因病離世,後來過了一陣子,該社工答應回來,同樣亦是因為一個學生的死亡。原來有位小朋友在病床上,以微弱聲線通知他父母希望在瀕臨離世前與我這同事見面……,對孩子好與不好,他們是會感受得到,一直放於心中的。」



有關連結:

※ 靈實恩光學校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