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香港青年協會 讚好校園





 







文章:聰@HKFYG│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心靈加油站
明愛莊月明中學。彭耀鈞校長

我常說,一個訪談工作,若令作者有「相逢恨晚」的感覺,這就是讀者的福氣。

彭耀鈞校長不愛耍官腔,自身分享由心率性而發,教會牧師說他是「理性與感性一樣多的人」,他也承認工作生涯經常會為教育而哭泣,既然教育是一種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感情」便理應成為校園茁壯不可或缺的養份。有好校政、好成績、好風評之後,彭校長更希望同儕間、師生間能願意互相走近,做到「一齊去,一齊退」,一種屬於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相處。

「希望我們所有畢業生及老師,會覺得這一所學校永遠是『心靈加油站』,他們重踏校園時,可以『充電』,因為自己在校期間有所領受,能感受到被愛及有成長進步。」

權威性校長階層式下達命令可能很快見其成效,但教育的好壞是否全取決於快慢呢?試想想為何一些畢業校友離開母校數十年,還會掛念從前的求學生活,甚至風雨不改特意到校與舊師友每年一聚,這點絕對值得大家去反思。

或許,歸根究底,就是因為「加油站」年終無休,眼淚之外,還有細水長流的感情。

《內文》

每年三月,莊月明中學設有「校友日」,各畢業生會特意抽空回校聚舊,並探望昔日教導過自己的恩師及校長。當日,大家歡愉聚首一堂,唱唱歌、拍拍照,彼此緬懷舊日校園生活。

「加油站」不分晝夜運作,彭校長感恩說靠的就是一種歸屬感。「有些舊生年紀比我更年長,聚舊時他們會提及恩師對自己的稱讚及責罰,又或是學習上所面對的荊棘。我們學校歷年來就是照顧部份學術表現並不優秀的同學,他們感激老師昔日的培育之恩,所以永遠都不會忘記這裡是令他們得到蛻變的地方。」

關愛就是學校的「齒輪」

「愛心」,每所學校也有,但這裡卻是來得特別濃厚。2016年到該校履新的彭校長,出席過兩次「校友日」,不諱言現場師友互動所產生出來的情感,會令自己有啟發得著。他感謝歷任校長經營妥善,讓學校行政規劃上建立了一個理想的系統,特別是當中「關愛」的文化傳承精神,就像一個主軸「齒輪」,由它去推動了校內其他的「齒輪」。「我們的老師就是如此,有時面對天資較低的學生,不要緊的,他們會花多點時間用心與這些學生傾談。老實說,比起特定的校政,我更想要這些,就是師生彼此願意走近。」

「教改」的衝擊

莊月明中學是彭校長第三所服務的學校,在此之前,他於南區一學校工作了二十多年,那裡充滿著自己快樂的教育回憶,要毅然跳出舒適區接受全新挑戰,除了是神的引領外,「教改」的衝擊亦為他帶來對教育定義的新啟發,它令彭校長深信在教育界要帶動某些理念,除了身體力行,「校長」就是一個較適合的位置去做這件事。

「我個人是欣賞『教改』的理念,它讓學生可以多參與多發掘自己,也讓教育工作者多學習,這是好事。但你要明白,抱著什麼精神去審視『教改』,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我有遇到知音暢快的時刻,亦有面對需要溝通、協調及不順利的情況,過程會令自己學到很多,而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將自己一直認同的教育理念推展開去。」

「互動」的真義

彭校長說過,最希望做到的其中一個教育願望,就是讓師生之間能夠走近多一點,而「教改」中所強調的「師生互動」正正就是針對這方面而設,它屬於一種有技巧的生本教學,而培育同學上課的專注度不單是從前老師風趣幽默便足夠,而是在學問台階上逐步互動拓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令他們覺得學習有趣,在課堂上得到擁有感,這才是真正的「互動」。

我是Facilitator

除了課堂互動,彭校長亦相當重視「同工互動」,莊月明中學在校政上有一個「三年周期」項目,規劃每個三年學校大約會發展什麼,而來年將會踏入新一個周期,他認為在「教改」體制下所提倡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照顧差異」及「學習共同體」等項目,已成為很多學校的周年計劃的內容,但各人對它們的定義界定,例如什麼是「自主學習」?「期望它們推行後出現什麼圖象?」等卻人人有異,最後只會阻礙到政策施行的進度。

彭校長表示,他樂於擔任一個Facilitator(促進者),用回多年對推行「教改」的經驗,先收集每位老師對新周期推行方向的意見,再經統整後,最後於四月底全員大會上找出大家希望、同時亦贊同在新周期出現的關注點,協助同儕間達成共識。

「同工們一致認為有價值推行的,就是我希望出現在新『三年周期」的項目,這是與同工互動的一種體現,當然過程必需有專業的對談及判斷。始終我在這校的日子還是很短,斷不能用自己在外面學到的東西去完全取代同工的意見,或代他們說話。但在教學議題、處理學生事務,或南區教育發展形勢,我可以作補充及促進角色,再由大家去想清楚問題。在『教改』大趨勢下,鑑於我從前的參與經驗,或許我可以給予一點意見。」

別吝嗇「讚美」

同工間「有商有量」、師生間「有說有講」,要讓學校更趨和諧,成為眾人「加油」的地方,還必需注入「讚美」的元素。在校園地下大堂,放置了數幅由學生參與活動時所繪製的大型圓圈油畫,圓圈畫來自去年學生送給學校的一張畫作,收到後彭校長把畫作製成「讚賞咭」供老師使用,若學生德行儀容表現好,可獲贈一張,當累積夠若干咭數,便會得到相應優點積分。

「在校園裡,我們很著重讚賞行為,學生學習的歷程很長,中間可能會有很多起伏,他們需要動力堅持下去。我認為人生的動力來自稱讚,每讚一次,便有一次動力,我們不斷稱讚,學生便會有動力走畢整條求學路。」

事實上,莊月明中學藝術科是該校地標性的科目之一,由A Level年代開始,學校已經開辦視藝科課程,屬南區第一間,不少學生特意慕名而來報讀,經多年致力推展下,區內一些大型壁畫作品均出自他們學生之手,而修讀視藝科的畢業生,現在大部份已投身視藝行業。

多元校園:「我最怕學生不動」

彭校長指出,營運一所學校,要滿足社會需求,所以學術增值力必需很強,但同時亦不能忽視校園的多元發展。校方現時主張發展多元校園,讓同學能有多元的接觸面,藉以回應教改的需要。他笑言最怕就是小朋友不動,那怕你只得一種藝術或體育專長,一樣「照動可也」。

「一個人如果有一種專長,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不用太擔心自己的人生,這與謀生功利角度無關。我自己除了教書,人生上還有書法及詠春兩大興趣。例如詠春,當我投入其中,我有機會與這些領域的師叔伯談話,他們的學術資歷未必很高,但透過功夫得出來的人生領悟,絕不會遜色得過任何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這說明透過不同專長,都可充份發展自己。」

接受天主的愛,讓愛的力量更大

一所學校擁有不同的版塊,到了某一個時段,版塊可以繼續向前行,在彭校長的心目中,該校學與教的技法,又或者發展學生多元能力的活動安排,是絕對還有再進步的空間,未來他會跟同工們商討,談談為學校引入宗教元素的可行性,成為他們校內「關愛」項目的本源氛圍,讓學生們感受到多一點的愛護。「我們是天主教學校,有倫理與宗教科,但僅止於科目上。我意思是希望擴展到整個校園氛圍,包括其他科目、課外活動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打開大門接受天主的愛,令整所校園愛的力量更大。」

後記:年終無休

童年出身自基層家庭,「貧窮」成為彭校長小時候最棘手難纏的問題,家中每逢月末都會入不敷出,有時候,媽媽為了孩子得到溫飽,更會不惜吃隔夜飯菜,少吃多做,這些畫面,就算過了這麼多年,依然讓他刻骨銘心。

「小學學習基礎不理想,但貧窮讓我開竅,中二起我開始重新振作,由榜末『陪跑分子』到中四的全班第一名,真的得來不易。但我想說,發奮的路其實是很孤獨的,遇到不明白的課本內容唯有自行強記背誦,那時只有『分數』,成為自己再進一步的發奮動力。」

單打獨鬥太久的人,才會明白友好扶持的可貴,尤其近年南區人口結構產生變化,令該區學校招生情況倍添困難,這個時候,校園更需要共同進退的團隊精神。

做校長難,要做一個讓別人親近的校長更難,儘管如此,彭校長還是努力天天學習,天天在做。

這間「心靈加油站」,年終無休,只求知音同路人。



相關資料:

※明愛莊月明中學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