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文章:聰@HKFYG│部份相片由被訪嘉賓提供


「甯」開始的堅持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 甯幹英老師

《序言》

科創教育恰如人生,只要你放膽嘗試,就能綻放無限可能。

一位電腦科出身的老師,半生成長都是流著文科的血液,本跟電子科技等領域毫不相干,豈料一次與校內工友維修電器的閒常經歷,對方一句「你從頭學起吧」,卻觸動了他對電工知識的熱愛。

「熱愛」,不是只憑口空說,這位老師不眷戀本身專長,願意在零認知的「電工進修之路」上由零開始,並將所學到的與其他師生們分享,為培育香港科創未來賢才撒下一點點健康種子。

「我覺得成功的科創,就是『做了然後錯了』,再『錯了然後再做』,不斷地改,不斷地優化。我自己不是完美,不是什麼電子知識也懂,我也有不懂的地方,但我願意去尋找答案。」

他是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甯幹英老師。

《內文》

就好像電玩遊戲般,由坊間興趣初階班到成功考獲技工證書,再到修讀高級文憑課程,要在不熟悉的教育領域上愉快馳行,這個充滿熱血的「升級」歷程著實來得不易。甯SIR笑說,當年得到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工友強叔一句鼓勵說話而決定進修電工科,若以取得相關學位資歷的準則去看,自己進修之路大抵已走了接近一半。

「修畢坊間電子初階及進階班後,雖然我對電子知識很有興趣,但內容實在很艱深,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不明白,就是強叔一句『你從頭學起吧』推動了我去堅持。我上網找了很多課程資料,最後到了九龍灣青年學院(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進修,其實起初我以為校方不會取錄我,始終它們叫『青年學院』,我已不『青年』啦,哈﹗哈﹗」

朝學士資格目標進發

在「青年學院」四年的學習後,甯SIR考獲技工證書課程,期間他轉到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工作,經過詳細思量後,他決定再次進修,在2015-16學年報讀了四年制電子通訊高級文憑課程,向著學士資格的目標繼續進發。

屈指一算,要達成這個學士心願,前前後後便需要約十一年時間。可以忠於自己志向並一直堅持,除了甯SIR自身對電工方面具有濃厚興趣外,他預視到電工知識放在校園科創教育裡的無限可能性,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本身我是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碩士,在學校負責教授電腦資訊,有一點讓我一直不滿足的,就是電腦資訊的運用屬於一種視覺上的東西,沒有一種比較實體的感覺給予學習者,就算你能編寫如何出色的電腦程式,都只限於視覺上。我希望可以有一個新的學習或教授領域,而科創教育我認為會是一個理想的發展方向。」



※圖左:甯SIR榮獲2016年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教師獎」
※圖右:可銘學校榮獲2015年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發明品優異獎(兩項)

推動多元校園科創發展

甯SIR相信,自己進修時參與電子製品創作的喜悅,如放在小孩身上,他們的感受將會更大。於2010年,他成功申請了優質教育基金,在可信學校推行了為期兩年「電子科學家」計劃,教授學生製作簡單電子工具。「這個計劃,在我修讀技工證書課程的第一年已出現。經過多年的發展,現時在可銘學校已有由同學組成的『電子科學家組』,由我主力教授他們電子知識及製作參賽作品;同時全校六個年級每年都有一節電子課,我希望慢慢發展下去後,可以增至每年兩節電子課,即一個小學生畢業離開可銘前,已接受過十二節電子課,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果。」



※圖左:電子科學家活動-學習使用電鉻鐵
※圖右:電子科學家活動-學習七畫管電路

傾囊相授。分享傳承

因為工友的一句話而獲得啟發,讓自己體驗到電子科技的魅力,並能夠在科創教育上一展抱負,故此甯SIR特別看重「分享」的理念,只要一有餘閒空檔,便樂意把一身電子科創知識傾囊相授。他會利用不需要上課的時段到鄰近幼稚園教導小朋友科創製作,而最新的「身份」,就是於香港教師中心擔任講者,教授在職老師們製作日常生活化的電子產品,例如泡泡轉盤及錄音相架。除了每一步的製作過程外,材料購買來源甚至木板鑽洞數量原因都會論及。

「小朋友或學生學員,你要鼓勵他們多參與科創製作,就算參與相關比賽落敗,他們還有時間再接再厲和成長,將來為學校能貢獻的反而會更多。至於教授老師,我主要是每一步製作過程都要講解得詳盡,因為他們日後要以導師身份去教導他們校內學生,學生是有可能會提出相同的疑問。」



※圖上:教師工作坊-製作泡泡機



※圖左:老師製作風力電池車
※圖右:老師製作吸塵機

以身作則與學生共尋科創答案

近年除了學生的文康體藝發展外,學界還大力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項目,小朋友從幼便有機會接觸科創研習,以可銘學校為例,科創天分高的小孩在比賽中屢獲佳績,你會驚嘆小朋友的優秀;就算天資不高的同學,在校內他們也可以有機會製作一些科創產品,又或是與家人共同參與科創親子活動。甯SIR補充,某程度上這是屬於播種階段,為未來香港科創人才建立基石,始終小朋友的潛能之高是難以估計,校園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以身作則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

「身為教導者,必需要先作嘗試,花時間作事前研究及製作。到正式教導時,你要虛心告訴學員不要害怕失敗,要多作思考及不斷嘗試,就好像電路圖,會因錯誤插線導致電流不通,我會陪伴他們一起去面對錯誤,再重新出發,尋找正確的答案。」




相關資料:

※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網站

※香港教師中心網站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網站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