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文章:黃紫儀│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辯論世界
香港演辯總會

一名小學生,除了埋頭苦幹做功課、溫習,還可以做什麼?眼前一群口齒伶俐的小學生解答了我的疑問。

原來在上興趣班以外,他們還可以參與辯論,根據政策搜集資料,在辯論場上各抒己見,聆聽、回應他人。時至今天,隨著小學辯論賽的普及,辯論的台板上坐著更多的「零零後」、甚至是「一零後」,中學生、大專生已經無法壟斷辯場。

辯論,不是某個階層或年齡層的專利。縱使香港辯論賽多不勝數,但並不是所有學校都能提供足夠的資源和機會予有意參與辯論的同學。香港演辯總會會長林志剛先生分享總會的創會宗旨,指出希望透過一個非學校組織,為更多基層的小朋友提供訓練和海外交流機會,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開拓視野,讓他們一同分享辯論的樂趣。

※圖上前排左起:總幹事鍾賜宏先生、永遠榮譽會長鍾傅美玲女士、會長林志剛先生
※圖上後排左起:許紫喬、黃鎵浚、高瀾、麥鎮麟、史宇軒、劉昊錕


互相學習,一路上相伴同行

這群醉心於辯論的小學生,大多都是喜歡說話、自覺口才不遜,便開始參與與辯論相關的活動,而後來,更走出校隊,經過多輪遴選加入香港演辯總會,與其他有相同目標的同學互相切磋和學習。在香港演辯總會,喜愛辯論的他們可以接受訓練,在導師的協助下拓闊思維,學會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可以與其他對辯論有熱誠一同互相學習,一路上相伴同行;可以透過比賽增強自己的演說技巧、即場反應和自信心等。這個地方,提供更多資源和機會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單純地因為喜歡辯論而繼續辯論。



擔任演辯大使,推廣演辯文化

撇除一名普通辯論員的身分,在準備辯論比賽以外,小小的他們還有另一個身分——演辯大使,負責向身邊人、學校推廣自己喜愛的辯論。香港演辯總會永遠榮譽會長鍾傅美玲女士寄望四十九位的演辯大使可以學有所成,在辯論中有所沉澱,更不吝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將辯論文化發揚光大,令更多不同階層的學生有機會接觸辯論,參與辯論。與此同時,亦希望可以透過交流,盡可能將辯論文化傳到各個地區、國家,甚至是國際層面,令更多人知道辯論,享受辯論。

演辯文化,就是要放眼國際

辯論,不應限制於某個比賽和地區。有別於一般的校內辯論隊,香港演辯總會的焦點不只放在比賽和香港的地區。林會長指出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下一代的必須放眼國際,積極與其他文化背景的同學交流。故此,他們致力爭取與其他地區交流的機會,為演辯大使增廣見聞,聆聽其他地區學生的意見。香港演辯總會總幹事鍾賜宏先生提出,於過往一年,香港演辯總會先後分別與南海教育局和夏威夷旅遊局合作,資助一眾對辯論有熱誠的演辯大使代表香港出戰,參與「香港南海兩地辯論代表交流賽」以及到美國夏威夷進行國際辯論交流,鼓勵學生行前一步,踏足國際,讓思想不再囿於同一個地方和思考角度。

令人欣賞的「為辯而辯」

為辯而辯?雖然這是辯論比賽中訴斥對方時常用的貶義詞,但在我看來,卻有褒義之意,因為眼前接受訪問的嘉賓正是「為辯而辯」。演辯大使因為單純地喜歡說話和演辯而加入香港演辯總會,在內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香港演辯總會的創會成員因為喜愛辯論、尊崇辯論而創會,以非牟利組織的角色舉辦各類型的辯論比賽、交流活動,推廣辯論文化。這種既簡單純粹,又執著的「為辯而辯」,很難不令人欣賞。

辯論,鼓勵人去主動關心周邊時事,留意世界大小事,獨立思考,促進思想和知識上的交流,確實值得推廣至各年齡層、階層和地區,我衷心希望香港演辯總會可以繼續秉承創會宗旨,繼續為香港不同階層的學生提供更多資源和機會,也可以把演辯文化推展開去。






相關資料:

※ 香港演辯總會Facebook 專頁


※ 更多文章、影片及活動介紹

※ 我們的官方Facebook及Youtube,立即「Like」及「訂閱」 !
獲取校園好人好事最新消息!